网站首页行车地理人文地理观天下缤纷影像论坛
  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人文地理
陇山古道
来源:原创 作者:新洋 浏览:

人类经历了洞穴时代、氏族社会、文明古国、轴心文化四个主要阶段。氏族社会开始,远古的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和交往,逐渐探索出古道。这些古道,又串起了一个个城镇,后来的道路基本是围绕古道走向不断完善。
中华文明走廊,玉石之路,陇山古道,是三个时代形成的翻越陇山的主要道路,这三条古道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,前面两条古道形成时间更早,没有栈道,陇山古道开始有了栈道。

地图_副本.jpg

 

 

 

中国最早的书籍里《禹贡》曰“导岍及岐,至于荆山”,这个“岍”是横亘于陕西和甘肃之间的岍山。岍山,现在称陇山,或者叫关山,是陇西和陇东两大黄土高原的分界线,也是渭河和泾河的分水岭。

20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,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。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,沿着渭河北侧一路向西,面临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是陇山,然后沿千河的平缓峡谷绕行,寻找最容易翻越陇山的山口。

24.jpg

 

 

 

固关镇的清晨。

从固关镇出来,有一条道路是直接爬陡坡,经过非常狭窄的关山沟翻越陇山前往马鹿镇、秦亭村和天水市。汉朝开始设立天水郡,晋朝把治所东移到目前天水市的位置,造成陇山古道逐渐东移,这条道路是唐朝时期才逐渐形成

1.jpg

 

 

 

固关镇出来,陇山古道继续沿千河方向跋涉。

2.jpg

 

 

 

柴关咀的分路口,陇山古道没有直接去翻越陇山,继续沿千河方向寻找容易翻越的山口。

3.jpg

 

 

 

千河原来叫岍河,来源于岍山。

山区,古人选择道路的原则:寻找山形平缓,流域开阔的小河,一旦小河变成可以淹没人的大河,由于大河进入狭窄的峡谷没有路,古人是没有能力架桥的,会立即翻越山岭寻找其他流域开阔的小河前行。

4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经过唐家河。从固关镇到唐家河,千河上游流域开阔,山形平缓。

5.jpg

 

 

 

 

唐家河村。

陇山古道,连通陇上和关中的东西文化通道,也是丝绸之路商贸交往的主道,展现了雄关漫漫、塞外征战、古道沧桑、异域风情的文化景象,历史上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素材,千百年来始终是抒发家国情怀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。

6.jpg

 

 

 

唐家河村口的一座小石桥,是陕西和甘肃的交界位置。

陇山古道通过小石桥进入甘肃后变成狭窄的土路。

7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,让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和竞争,也让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了解。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,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,各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通过道路相互影响。

8.jpg

 

 

 

岩壁上,遗留的栈道孔。陇山古道不是陇山最古老的道路,最古老的道路没有栈道,当然,这类在小河的峡谷中修建的古栈道都不会很长。

9.jpg

 

 

 

千河进入甘肃,流域开始狭窄起来,山形逐渐变陡。

10.jpg

 

 

 

废弃的麻庵村,草丛里挂着符。

麻庵,以供奉麻姑的蒲塘庵而得名。2004年撤销麻庵乡,开始整体搬迁,现在由西华镇管辖。

11.jpg

 

 

 

赶路的人,直接利用废弃的麻庵乡里面的乡公所和医务室休息。

12.jpg

 

 

 

远方的道路,是林区的道路沿着缓坡开始翻越陇山近处的道路,经过右下角的按角城,继续沿千河跋涉

14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到达铜场沟离开千河,沿着一个相对平缓的山口翻越陇山千河经过铜场沟位置往前跋涉,经过非常狭窄的“鬼门关”,然后到达莲花台,接“玉石之路”。

25.jpg

 

 

 

这个位置是枧桦岭,陇山古道已经从铜场沟翻越陇山过来。由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,四周的山形地貌相对黄土高原就是非常平缓的草原坡地。照片中间是林场公路。

15.jpg

 

 

 

林场公路,从枧桦岭前往分水岭,沿着平缓的草原坡地绕行。

16.jpg

 

 

 

这个位置是分水岭,四周是张家川县的关山牧场,沟底是四岔河

17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绕行山梁的草原,前往“新张棉驿”(新张棉驿在张家川县,老张棉驿在庄浪县)方向。

22.jpg

 

 

 

陇山古道的前方,山窝里的小城就是张棉驿乡(新张棉驿)。

18.jpg

 

 

 

新张棉驿,搬迁到张家川县的张棉驿。张棉驿,张骞儿子驻守的驿站。

19.jpg

 

 

 
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关山景色如画,边关已经成为腹地,英雄落下帷幕,夕阳西下何时还。

21.jpg

蜀ICP备10203843号    私人地理  版权所有